氢氧化镁溶解度曲线氢氧化镁溶解度怎么算氢氧化镁溶解度计算

若mg(oh)2饱和溶液的密度1g/ml,则该温度下mg(oh)2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故A点所示溶液是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其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出现浑浊,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溶质的质量变小。

B、D 选项A:由于氢氧化镁的溶度积比氟化镁的更小,因此在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更小,即镁离子的浓度应该小,因此该项错误。选项B:在在Mg(OH)2的悬浊液中存在如下平衡:Mg(OH)=Mg 2+ + 2OH-,而NH4Cl的水溶液呈酸性,促进该溶解平衡右移,c(Mg2+)增大,因此该项正确。

溶度积(Ksp)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常数,反映了物质的溶解能力。对于PbClCa3(PO4)2及Mg(OH)2等能离解出两个或多个相同离子的难溶电解质,其表达式应如同写平衡常数一样,各离子浓度取离解方程式中该离子的系数为指数。

顺带提一嘴,还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溶解平衡时溶液的pH值,进一步计算出某些离子的浓度。例如,通过测量Mg(OH)2饱和溶液的pH值,可以推算出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再利用上述公式计算镁离子的浓度。关键点在于,在进行计算时,要确保所使用的溶度积Ksp值适用于给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否则可能会导致计算结局出现偏差。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