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股份案例 蓝田股份财务造假原因分析及对策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

  • 1、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或者舞弊容易吗?为什么?
  • 2、当年蓝田股份财务造假
  • 3、蓝田股份由于什么缘故在2002年退市

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或者舞弊容易吗?为什么?

1、农业类上市企业的财务舞弊案例频发,银广夏、蓝田股份、ST金鳗、紫鑫药业、绿大地、新大地、万福生科等公司相继曝出财务舞弊丑闻。这些公司虚构利润的手段多样,主要集中在虚增收入和减少成本及费用上。虚增收入方面,企业通常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利用关联公司制造虚假销售。例如施乐将收入确认时刻提前。

2、一般来说,农业企业财务舞弊这个难题,具体表现为虚构利润,那么虚构利润的办法无非是从两个方面下手:虚增收入:无非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通过关联公司制造虚假销售;对于施乐虚构收入是将收入确认的时点和比例提前减少成本和费用:将成本和费用移到账外。

3、虚增收入:无非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通过关联公司制造虚假销售;对于施乐虚构收入是将收入确认的时点和比例提前 减少成本和费用:将成本和费用移到账外。得益于农业税收优惠,虚增收入的成本低,这一点@罗璞已经阐述过。事实上,销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是可以完全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

4、从会计的角度而言,其实蓝田公司造假不是公司或其他相关部门会计标准和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难题,而是在实际职业中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难题。在蓝田公司中会计人员或者屈从上级压力,或者直接参与造假,根本忘记了作为一名会计人应有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当年蓝田股份财务造假

1、蓝田股份在2002年退市的主要缘故是其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被揭露。具体来说:财务造假:蓝田股份在其财务报表中存在大量的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包括虚增收入和虚构资产等,严重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这些行为营造出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

2、从会计的角度而言,其实蓝田公司造假不是公司或其他相关部门会计标准和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难题,而是在实际职业中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难题。在蓝田公司中会计人员或者屈从上级压力,或者直接参与造假,根本忘记了作为一名会计人应有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3、“蓝田造假案”堪称中国证券史上一个较大的财务造假案例,其余波远未结束,今年4月23日,河北省投资者张先生曾起诉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 * (蓝田股份)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在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4、虽然在蓝田股份案发时,瞿兆玉已不再担任该公司任何职务,但他仍然是蓝田的实际控制人这一点无人质疑。蓝田股份的董事长保田是瞿兆玉的亲兄弟,总经理则是他的同族兄弟,两人共同支配着公司的所有重要资产。瞿兆玉的造假行为由来已久。

蓝田股份由于什么缘故在2002年退市

1、蓝田股份在2002年退市的主要缘故是其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被揭露。具体来说:财务造假:蓝田股份在其财务报表中存在大量的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包括虚增收入和虚构资产等,严重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这些行为营造出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

2、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 * ,原名湖北蓝田股份 * ,于2003年5月23日因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通知而终止上市。公司进入三板市场,交易代码为400027,简称“生态1”,每周五交易一次。目前,有多家券商具有代办股份转让资格,包括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国信、广发、兴业、银河、海通、光大和招商证券等。

3、关于股票蓝田股份(原代码600709),它已经从证券市场退市多年,由此可见它不再具备在主板上市的可能性。该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2年,由沈阳市多家企业发起设立,经过多次股权结构调整和资本运作,如送股、转增以及配股,注册资本曾高达44,603万元。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